Art that Changed the World Series

September 25, 2014 0 By SCS

波蘭鑄幣廠2014年系列 Art that changed the world,系列描繪世界歷史上幾個主要藝術主張時期的建築風格,已推出的包括羅馬式 (Romanesque),古典式(Classicism),洛可可式(Rococo),哥德式(Gothic),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及矯飾主義時期(Mannerism)。

羅馬式(Romanesque)

01_Romanesque Art_reverse

指歌德式(Gothic style)藝術發展之前歐洲藝術藝術的一個階段。儘管有些人士將11世紀定為羅馬式的起點。某些權威人士卻將早在7世紀產生的藝術稱為羅馬式。公元1200年左右,羅馬式為歌德式所取代。羅馬式主要是屬於教會並為其服務,存於許多地區風格之中。保留至今的羅馬式繪畫主要是在彩飾手抄本(illuminated manuscripts)中,它具有線性裝飾性質,顯示受拜占庭(Byzantine)風格影響。濕壁畫和鑲崁畫也很流行。這一段時間以紀念性石刻的復興為標誌,這些石刻大量地用作建築物的裝飾與浮雕,而大型人物雕塑則很少出現在神主之外。獨立雕像一般都是小型金屬製品。羅馬式教堂的特徵是拱門、穹窿頂,多為扶壁而不是圓柱,以及大量的連拱廊。這時期發展起來的肋狀交叉拱(ribbed groined vult)在歌德式建築中至關重要。

古典主義

Art that Changed the World_07_Classicism_1_EN-001

古典主義(英語:Classicism)在藝術上主要是指對包含古希臘及古羅馬的古典時代文化的高度認同。古典主義將古典時代的品味作為標準,並試圖模仿其風格。古典主義出現於中世紀後的歐洲,是啟蒙時代、理性時代以及部分現代主義思想所提倡的概念。

洛可可主義

Art that Changed the World_06_Rococo_1$_EN-001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Rocaille 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而coquilles則是貝殼。洛可可後來被新古典主義取代。

哥德式主義

02_Gothic_art_reverse

哥德式藝術,又譯作哥特式藝術,為一種源自歐洲法國的藝術風格,該風格始於12世紀的法國,盛行於13世紀,至14世紀末期,其風格逐漸大眾化和自然化,成為國際哥德風格,直至15世紀,因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來臨而迅速沒落。不過,在北歐地區,這種風格仍延續一段相當長時間。該風格在18世紀重新被肯定,「哥德式復興」運動推崇中世紀的陰暗情調。在19世紀之後仍偶而被應用。早期的哥德式雕塑和繪畫都是巨大建築的一部分,晚期的哥德式雕刻則追求平面裝飾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結實和簡潔的處理。

文藝復興

04_Renaissance_art_reverse

文藝復興(意大利語: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構成),是一場大致發生在14世紀至17世紀的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意大利中部的佛羅倫斯,後擴展至歐洲各國。「文藝復興」一詞亦可粗略地指代這一歷史時期,但由於歐洲各地因其引發的變化並非完全一致,故「文藝復興」只是對這一時期的通稱。這場文化運動囊括了對古典文獻的重新學習,在繪畫方面直線透視法的發展,以及逐步而廣泛開展的教育變革。傳統觀點認為,這種知識上的轉變讓文藝復興發揮了銜接中世紀和近代的作用。儘管文藝復興在知識、社會和政治各個方面都引發了革命,但令其聞名於世的或許還在於這一時期的藝術成就,以及列奧納多·達文西、米開朗琪羅等博學家做出的貢獻。

風格主義

05_Mannerism_reverse

風格主義,又有譯為矯飾主義、手法主義,有時也被過於簡單化地稱為形式主義。是一種在16世紀出現的藝術風格。1527年,神聖羅馬帝國和神聖聯盟(由教皇、法國和威尼斯等組成)之間的戰爭導致羅馬遭洗劫,結束了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而這場洗劫動搖了文藝復興運動基礎的信心、人文主義和理性,甚至也分裂了信仰的部分,風格主義藝術便在此時興起。

16世紀晚期西歐美術史、建築史、設計史的基本現象之一就是對此前文藝復興盛期在和諧方面日益趨於完善的秩序世界進行瓦解,這通常被稱為「手法主義」(英語:Mannerism)。漢語中還有「樣式主義」、「風格主義」、「矯飾主義」等譯法,但這後幾個譯名過於意譯,易引起誤解,實際上是錯誤的譯法。兩種譯名在漢語世界均頗常見。該術語自從被提出後就經歷了不斷變化,它有時被認為是指盛期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一種衰落或反動,有時又指連接盛期文藝復興和17世紀巴羅克之間一個橋樑。至今「手法主義」在學術界仍未有一個被普遍認可的精確定義,但用它籠統指大約在1525-1600年之間偏離文藝復興設計的和諧之美的一種傾向。從設計藝術自身的角度來看,手法主義可能源於一些年輕藝術家採取別樣的方式超越前人的嘗試;從社會原因看,則與當時的宗教改革與反宗教改革運動等社會大環境的變動引起人們心理狀態的變化相關。